技术资讯>技术文章
我们生活中手机扫码技术是怎么实现的?
        随着科技的进步,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都跟手机有关,移动支付已经将要取代了现金支付,但是,我们每天都用手机扫一扫的扫码技术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?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随着我们对手机免疫力的进一步降低,几乎每天我们都需要使用手机的扫码功能。买早餐扫码支付金额,上班扫码登录微信后台,做生意扫码加客户微信,下班扫码打车或者骑共享单车回家……
        不过,每天都在扫码的你也许会忽略了扫码的对象——二维码。二维码究竟是什么东西?它是怎么诞生的?又是如何工作的?
        早在1970年,美国的易腾迈(InterfaceMechanisms)公司就发明了二维码,发展到如今,常见的有PDF417、QRCode、Code49、Code16K、CodeOne等。
        相比之下,我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1993年,起步较慢。由于PDF417、QR等国外码制没有考虑中国汉字编码的问题,经常出现中国汉字信息表示效率不高等问题。所以在2003年至2005年,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我国的网路畅想、意锐新创公司共同研发出汉信码码制,完善了这个问题,这些改进为后来二维码在中国的大范围推广奠定了基础。
        二维码是如何生成的?
        二维码其实是由特定的几何图形按照一定规律、在平面上印制出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,用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。它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“0”、“1”比特流的概念,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,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。
        简单的说,二维码就是把数字、字母、汉子这些信息翻译成计算机中的二进制0和1,0代表白色方块,1代表黑色方块,然后依次填进大方块中形成了能被扫描识别的二维码图案。
        但是手机又是如何识别二维码的?
        由于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不同,比如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,黑色物体则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。所以扫描黑白相间的二维码时,手机会将采集到的图象变为二值图像,然后对其进行膨胀运算,再进行边缘检测后得到条码区域的轮廓。得到一幅标准的二值化图像后,再对该符号进行网格采样,根据阈值确定是深色“1”还是浅色“0”,从而得到二维码的原始二进制序列值,最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纠错和译码,根据条码的逻辑编码规则把这些原始的数据转换成数据。
        也许你会好奇二维码上的三个大方块是干嘛用的,其实它们只是用来给手机识别二维码的正确方向的,也就是起到定位的作用。
        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,如今二维码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,据悉,目前世界上90%的二维码个人用户在中国。一些外国人来到中国后,也非常喜欢这种简单方便的应用方式。
        不过二维码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,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漏洞。此前新闻就有报道,有些不法分子会在共享单车上贴上自己的二维码,一些不知情的用户因此上当受骗,造成财产损失。还有像伪造水电费缴费扫码、伪造交通罚单扫码等欺骗方式,让不少人扫码的时候也得小心翼翼。
       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        这是因为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是日本研制的快速响应码(QR码)。但是在2015年QR码颁布了新的技术标准,并开始收取专利费用。而我国仍在免费使用2000年的技术标准,制码技术几乎“零门槛”,导致国内的二维码应用基本处于失控和无序状态,缺乏统一管理和监管,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渠道。